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669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89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1794篇
海洋学   73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3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8713件表层土壤和2197件深层土壤样品,计算分析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0~20 cm、0~100 cm、0~180 cm 3个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2.86、9.48、13.72 kg/m2,与国内其他典型地区相比,几乎处于最低水平.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图显示,海南岛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与地貌类型关系密切,高值区分布在山地、丘陵、火山岩台地等地区,其次是平原区,最低为滨海地区.统计显示,土地利用类型、土类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明显,不同地类土壤有机碳密度:园地>林地>其他土地>耕地,土壤有机碳主要贮存在林地和耕地中;不同土类土壤有机碳密度:黄壤>赤红壤>砖红壤>水稻土>燥红土,土壤有机碳主要贮存在砖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中;0~180 cm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为478.13 Mt.  相似文献   
72.
快速交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时空收敛效应、产业人口迁往效应以及引致节点城镇有机生长和空间轴线发展,使得特大城市有机疏散的距离、形式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开始从内部地域空间依次向外部地域空间进行平面型和立体型有机疏散,而且促进了城镇体系和城乡系统各种要素的流动和整合。由此,不仅实现了特大城市资源要素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并且加快了城镇体系的优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3.
人工经济林在中国南方种植面积大,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人工经济林生态系统受人为周期性经营活动影响比较大,是重要的流动性碳库.因此,选择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本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和锥栗(Castanea henryi)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种林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毛竹林5.91~19.18 g.kg-1、柑橘5.70~13.31g.kg-1、锥栗3.84~10.78 g.kg-1,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3种林地0~20 cm、20~40 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40~60 cm、60~80 cm、80~100 cm各层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种林地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对数方程对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进行拟合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N、C/N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与土壤全N含量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74.
基于HJ1A-HSI超光谱影像的耕地有机质遥感定量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环境小卫星超光谱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耕地有机质实测样本的支持下,开展光谱反射率及其变化形式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分析,筛选耕地有机质响应的敏感波段与特征组合算法,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HSI影像的耕地有机质定量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有机质的HSI影像响应波段均位于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间,其中以540~860nm范围最佳,相关系数均在0.5左右;HSI反射率对数一阶微分预测模型精度最高,模型及其检验的决定系数都在0.7以上,均方根误差在0.2%左右,可用于顺义区耕地有机质全覆盖空间填图。因此,环境小卫星的超光谱影像对耕地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光谱响应能力,其空间覆盖能力有助于开展县域尺度的耕地有机质遥感反演和空间填图。  相似文献   
75.
王行  张志剑  李津津  徐心 《湿地科学》2011,9(4):345-354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与水质安全和水质演变密切有关的湿地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长三角南区6块磷库与碳库具有显著差异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微宇宙原理的湿地生境研究平台模拟升温环境,以现实环境温度为对照组,以(5±1)℃的温度为升温组,探讨升温条件下的湿地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结果...  相似文献   
76.
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勘探能力,但研究程度较低。为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分析了白垩系的烃源岩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地质背景,探讨了勘探潜力。结果发现,白垩系发育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泥质烃源岩,存在有机碳TOC含量大于1.0%的样品,类型以Ⅱ型为主,目前主体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因此可望具有一定的生烃,特别是生油潜力。油源对比发现白垩系的确有过原油生成,典型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轻碳同位素(-29.6‰~-27.9‰)、低Pr/Ph值(0.54~1.01)、高伽马蜡烷丰度(伽马蜡烷/C30藿烷=0.29~0.53),反映属于一类还原和盐度环境中有机质所生原油。这类原油主要分布在盆地南缘白垩系烃源岩的沉积中心区,表现出源控特征。这些认识可供国内外其他白垩系油气地质研究时类比考察。  相似文献   
77.
Bacterial activity in the near-field environment of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 facilities in deep argillaceous rocks is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Bacterial development could be enhanc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s (LMWOA) dissolved in the pore water of clayey rocks. This study firstly aimed at isol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the LMWOA of the Toarcian argillite from the Tournemire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y (France, Aveyron). It also aimed at assessing the disturbing effects that could be induced by a disposal facility on the type and release of LMWOA (exposure to oxygen, alkaline pH, temperature increase).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vestigated at 60 °C, the mean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is about 15 mg L−1 with a LMWOA proportion of 35 %. The main LMWOA are composed of formate, fumarate, propionate, acetate, and lactate. DOC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both temperature and pH increases, whereas the LMWOA type nature and release are more specifically affected by the exposure to oxygen.  相似文献   
78.
Two independent analytical methods (sequential extraction and kinetic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speciation of La in the coastal and estuarine sediments from the central east coast of India. Sequential extraction study revealed that La was primarily present as inert complexes (~ 50–60% of the total La) in all the sediments. Amounts of ~ 20–30% of the total La in all the sediments were found to associate with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in the sediments. The dissociation rate constants of La–sediment complexes obtained from kinetic extraction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rmodynamically weak complexes of La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La/TOC ratio in th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79.
泥岩有水热解产生低分子量有机酸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采用泥岩岩屑进行有水热解,测定实验后水溶液中几种常见低分子量有机酸.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水溶液中检测到了丰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组成上主要为一元羧酸,其中又以乙酸占优势.讨论了不同热解条件对有机酸产率以及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总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加,并且溶液中不同有机酸相对组成也发生变化.当温度高于1...  相似文献   
80.
通过白云岩化鲕粒灰岩与0.1 mol/L乙酸的旋转盘溶解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深埋藏中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有机酸对鲕粒灰岩储层的改造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白云岩化鲕粒灰岩溶解反应的速率在3.26×10-7~6.66×10-7 mol/(cm2·s)之间,并且溶蚀速率随温度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反应前后样品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